欢迎访问《中南大学报》校报 - 中南大学  
  
第583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校本部图书馆:中南人的文化城池 (下)

作者:□ 本报记者 谢宗霖 彭雨欣查看:72

  (上接582期)

       变革

       为了给师生营造更加良好的阅读环境,图书馆也在逐渐加大调整力度。1981年暑假,图书馆进行大修:翻修屋顶,粉刷油漆,修复排水系统,阅览座位从606个增加到698个。1983年,中南矿业学院图书馆改革传统开馆习惯,延长开放时间,将原来每周开放时间不足60小时增加到了90小时。图书馆负责人认为:“我们在开创新局面中首先对开放时间上有新的、带根本性的改革,决定星期六晚上、星期日全天(含晚上)开放所有阅览室。”新的政策实行后,师生反映良好。一位老教授说:“周六晚上开放,打破建国后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时间的常规,为我们查阅和利用文献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真的很感谢。”
  90年代初,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学校决定新建一座图书馆。新的图书馆于1996年正式竣工,虽然已经修建完成,但在搬迁众多图书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图书的损坏和丢失,这对刚刚就任馆长就担此重任的方正来说是个挑战。好在当时地面的积雪帮了他们不少的忙,从地面结冰、摩擦力减小中他们获得了灵感。他们首先将所有的图书编上号打包,在新馆设置一一对应的号码以防图书丢失。然后,将打包好的书放在小拖车上,利用老图书馆与新图书馆之间的台阶,一鼓作气将小拖车沿台阶滑下,完成图书的搬运工作。这次图书搬迁不仅没有丢失图书,而且在图书搬迁方法上实现了创新。搬迁工作完成后,馆长方正和副馆长徐文贤、谭艺曼根据此次经验,写了一篇关于图书馆搬迁方法的论文—— 《图书馆搬迁方法的优化与实践》,为其他图书馆提供了借鉴。

 

      跨越

      90年代后期,随着大学计算机局域网络的普及,方正开始着手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化学系出身的方正,对于查找资料的难处深有体会,同时,他也深知学术研究者对于国际最新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度的渴求。“查文献一直是一个细致活,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能够在网上输入关键字这么简单快捷,有时候一查就是小半天。首先看自己学校图书馆有没有相关文献,没有就要想办法去别的地方借,有时要到北京,甚至联系中科院去找。”于是他提出了“图书馆不仅应是一个看书的中心,还应该是一个信息的中心”的观点。1996年3月,图书馆购回100台电脑,供学生查阅书籍所用,其中的十多台“大头”电脑更是摆在了现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办公的位置。当古老的藏书楼融合了现代科技,图书馆不仅方便了读者,也走向了未来的征程。
  对1996年3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的新图书馆,1992年本科进校的李晶记忆犹新。“新建的图书馆是当时大气的建筑,好多同学毕业合影留念取景都在那里。”怀念起那段时光,李晶不由感慨,“看到威严的图书馆,看到各位院士大家的风采,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内心也有着强烈地对知识的渴望。”
      等到2011年投入试运营的新校图书馆建成后,本部图书馆似乎一下子变得冷清了,但仍有许多研究生在这里自习。无论新旧,图书馆是藏书楼,我们是读书人,我们与它永远紧密相连,因为它承载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南人的智慧和拼搏。正如左铁庸院士曾自豪地说道:“美国国会图书馆仅有的中文类杂志就是中南矿冶学院学报,因为我们的有色金属研究是国外科研追踪的对象。”
  春寒料峭,2019年开学的第一周,一位新生便冒着清晨的小雨赶到本部图书馆,在二楼已有些掉漆的木头桌子旁拣了一个座位,打开一本书,开始00后一代与图书馆的故事......


中南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8471次访问,全刊已有735589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