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大学报》校报 - 中南大学  
  
总第582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兴坪漓江游记

作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樊怡麟查看:127


  走过石桥,长长的盘山路便在眼前蜿蜒展开。早听兴坪漓江有“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之说,这里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峦拔地而起,姿态万千。我们驱车到达时,恰逢天气明朗,层叠的云朵之下,静立着层叠的山峦,雪白翠绿和湛蓝相互唱和,相映成趣。
  《泉林高致》 中有言“真山水如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修远而如睡。”而在兴坪,这“四时之景”可同日并存。且放眼望去,看那近山苍翠饱满,远山淡而秀美,乍看突兀有致,细品澹丽深悠。真可谓,水活石润而如笑,清露风林而如滴,秀丽绵密而如妆,澹远澄静而如睡——四时之景具备,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这便是漓江山水的初体验了。
  美景总在险远,这话是不错的。要涉过四五公里的盘山公路,才能到达一片最佳的观景石滩。我和友人坐上当地人的小棚三轮,摇摇晃晃在盘旋的山路上。
  小车顺着山路,时上时下,时快时慢。山风活跃起来了,扑着面地来了,整个心也欢快起来了。可我总疑心错过风景,这满城山水,是否要划着小竹筏慢慢游赏才更妙?不及多想,车已到站。所停之处是个不起眼的小石阶。拾级而下,秀美漓江顿时像一副山水手卷,徐徐铺展在眼前。
  这时,一切景致慢了下来,但慢中有动,动中千变。果然,游山玩水也是有节奏的,就像一切艺术都与节奏密不可分一样。
  每走一步,山峦和河流就微妙地变换一点身姿,看那秀美妩媚如腰肢的山峦,如何不能称为一支曼妙的舞?步行而过时,是“缓歌慢舞凝丝竹”;行车船赏玩时,是“飞去逐惊鸿,凌乱雪荣风”;而现在,繁舞过后,踏过幽深的石阶小径,看到的可不正是“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吗?看那夏日光芒下晶莹的漓江,随着微风而一步千漾。两岸重峦翠障绵延起伏的山脊,恰似那飘飘然绿罗裙,似缓又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远近相映,余韵未尽。
  这还只是初识兴坪,要欣赏“九马画壁”的奇观,则还要继续沿着漓江石滩溯洄而上。
  在漓江江畔,空间、光线与山中云气的巧妙配合,造出了远近高低层次丰富的景致。只管向那群山的最远处看去吧——层层的山峦,其远近关系,在微妙的色彩减淡与光线增强之下恰如其分。近处的山峦,犹如墨玉,厚重而苍劲;远处,则是通透的青玉,深浅不一。阳光和云雾都在其中飘然孕育。
  沿河岸而下回首望之,终可见“九马画山”的景致了。徐霞客这样描述:“绿树沿映,石俱黄、红、青、白,杂彩交错成章,上有远望如画屏,故名画山。”怪不得清代诗人要说“九马呈九道,奇物在人间”。只是,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思与象征,并不能使我满意。我倒觉得那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局限了,跳脱出“形象审美”的束缚,去感受自然山间强大的生命岂不是更好?都说看到美,还不一定美。只有感受到,体察到美里隐隐闪现着生生不息的蓬勃意趣,才是货真价实的审美,物有所值的审美,内含丰富的审美。因此,我更愿意把心胸放得大一些,更大一些,去吐纳整片山河。所谓“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内部的节奏,把全世界组成气韵生动的画面”,怕就是在说这样的妙趣了吧?
  尽管这流光溢彩之景灿然于目前,满溢于眼底,却有云雾相绕,给大地山川带来灵气。孟子有言“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我竟在这山水之中有所领悟。无论内在怎样尽善完满,都需一点向上的灵气和超越的精神,才能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中南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209次访问,全刊已有735637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