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大学报》校报 - 中南大学  
  
第8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绝世红颜柳如是——陈寅恪眼中独立人格的代言人(下)

作者:□主 讲 人 : 杨 雨查看:72


  自此以后,柳如是便开始在江浙之间漂泊,以相对自由的身份和当时的文人雅士交流。这也成为了当时文坛的一段佳话,文献中这样记载,说柳如是“扁舟一叶放浪山湖间,与名才高辈相游处”。与这些才子交流的过程中,柳如是的才学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像 《河东君传》 中所说:“格调高绝,词瀚倾一时”。文人雅士喜欢分题步韵,而柳如是和这些名士相比,能够做到“分题步韵,顷刻立就,使事谐对,老宿不如”,“使事”就是用典故,而用典故是最考验文人学问的;“谐对”指的是格律的对仗,这些柳如是都用的恰到好处。
  柳如是和一般的风尘女子不同,她很少穿红装,她总是一副儒生读书人的打扮,与名士们以兄弟相称。而名士们也不会把柳如是当成风尘女子,他们更多地把她看作朋友。在柳如是选择交往的一批名士中,不乏有明末清初一批非常有名的民族英雄,所以他们在交谈时候,不仅仅会风花雪月地吟诗做赋,还经常一起纵论天下大事。柳如是出生那一年离明朝灭亡只剩下26年,所以她是生在一个朝代更迭的时代,在与名士吟诗作赋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忧国忧民,这也是激发陈寅恪写这位没被世人充分知晓的奇女子的原因。
  14岁的柳如是选择了不同于寻常女子的路最终目的是要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主宰自己命运的最终途径是主宰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可能会有人认为像柳如是这样的女子不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主宰自己的命运应该会很容易,但实际不然。一方面柳如是要选择的是一位能够托付终身的男子,她对自己的另一半要求非常高,一般男子入不了她的眼,另一方面,像柳如是这样的风尘女子,在那个时代一般家庭是无法接受的。在柳如是14岁的时候,有一位姓徐的富豪疯狂地追求她。徐公子给柳如是的母亲30金,只为见她一面,在母亲的请求下,柳如是答应见他一面。但见面后柳如是没和这位肚子里没有墨水的徐公子说一句话,匆匆相见后便拂袖而去。第二位追求者也是一位徐姓公子,他是著名的宰相徐阶的后人,人称“徐三公子”。见徐公子苦苦追求,柳如是便给这位公子出了一道题:她让徐公子在除夕晚上来找她。除夕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一般不允许外出,尤其是像徐公子这样的名门望族,家教严格,想要外出,难上加难。但在除夕那一天,徐公子还是克服种种困难与柳如是赴约,这份情谊令柳如是动容。但徐三公子不爱读书,柳如还是渐渐觉得他“少人气”,于是柳如是劝他去从军。徐三公子也听取了她的建议,只是后来他战死沙场,最终没能结成一段姻缘。从以上故事中可以看出柳如是对恋爱之人的要求有三点:情感上要倾心相爱,人格上要彼此尊重,才学上要能够与之匹配。
  在她此后的岁月里,满足这三大条件的人物终于一个一个地登场。
  她人生中真真正正意义上的初恋,是宋家三大才子之一、云间派代表诗人宋征舆。他们两相识的那一年,恰好都是十五岁。宋征舆的才华、门第、颜值样样都打动了柳如是的芳心。但是作为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柳如是面对宋征舆狂热的追求,表现出来的却有一些傲慢。一次柳如是与宋征舆约会,宋征舆很是兴奋,去了个大早;而柳如是却刚起床,还未梳妆。于是柳如是派遣丫鬟对宋征舆说“公子赴约甚早,不如跳到水中等候。”本是一句玩笑话,可宋征舆当了真,大冬天的早上,他扑通一声就跳到水里面去了。丫鬟赶紧回去报告柳如是,柳如是惊了一跳,连忙来到岸边把宋征舆拉上岸,把他拥在怀里,用体温温暖宋征舆的身体和心灵。少男少女的爱情是美好的,但是这样的爱情往往会遇到阻碍。当他们俩的事情被宋征舆的家人知晓,这份爱情受到极大的反对:宋征舆的母亲令他跪地起誓:永远不与柳如是往来。宋征舆辩解道:“柳如是并不是贪恋我的钱财。”宋母道:“儿呀,如果她仅仅是贪恋的钱财倒也作罢了,但她贪恋的可是你名呀,是你明媒正娶的名分啊。”一个风尘女子想要有名门望族的名分,这,又怎么可能呢。于是宋母央求宋父去解决此事。有意思的是,宋父去见了柳如是,见其艳美,大惊,对如是言:“你真如传闻那般风情万种,吾儿消受不起,你还是远离我儿子吧。”宋父甚至动用松江官府的势力,以清散歌女游妓为由,来驱逐柳如是。于是柳如是找来宋征舆商量,柳如是找来两样物件:一把琴、一把刀,问宋征舆该如何是好。宋征舆吞吞吐吐,最后只吐出几个字:“你先避避风头再说吧。”柳如是受不了宋征舆的怯懦软弱,一刀劈在琴上,七弦具断,言:“此话出自别人之口,我可以理解,但居然出自宋郎之口,我心如死灰,宋郎请出,从此一刀两断,再无牵连。”
  柳如是最后一段感情是与钱谦益。当柳如是读到钱谦益的著作后感叹:“天下居然还有这样的大才子。”便言:此生非才学如钱学士着不嫁。钱谦益亦回应:“不曾想,世间还有如此爱才、惜才之奇女子。此生非才学如柳如是者不娶。”崇祯十三年的冬天,柳如是一叶扁舟来到常熟拜谒钱谦益。钱谦益出门相迎,看到柳如是一身书生打扮“举止投足,有名士风”。在当时这是对有文化女性的最高评价。钱谦益特意为柳如是建了一个小房子,借“如是我闻”之意,取名“我闻室”。并以重礼请柳如是入住。那一年,钱谦益59岁,柳如是23岁。两个互相欣赏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虽然当时钱谦益有妻有子,但他还是选择以迎娶嫡妻的方式迎娶柳如是。这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一片哗然。他们的婚礼在船上举行,当时有很多当地名士认为他们俩的行为有伤风化,便在岸边扔砖头之类的东西,而钱谦益始终不为所动,依旧谈笑风生。
  后来在南明将要灭亡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一起投河明志,钱谦益言“水太冷”。柳如是便一人跳入水中,后被家人救上岸。钱谦益和旧臣一起赴北京投降,柳如是坚决不同行以表达自己的民族立场。受柳如是影响,钱谦益仅仅在清朝为官五个月就告病辞官,回到家中与柳如是散尽家财支持反清复明的活动。之后钱谦益因反清活动入狱,柳如是拖着重病四处打通关节,营救丈夫,最终钱谦益获释。最后钱谦益和柳如是离世后,钱谦益的儿子(并非与柳如是所生)将两人合葬,并以正妻之礼厚葬柳如是。
  泰戈尔的一首 《萤火虫》,是对柳如是最完美的诠释: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讲座内容由王瑞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完)

中南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630次访问,全刊已有7356395次访问